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sd.xinhuanet.com/sd/2018-06/02/c_1122927383.htm"
在淄博市臨淄區朱臺鎮王營村,曾經的廢棄廠址和廢棄養殖院落,如今被一排排整齊的廠房替代。經過幾年的建設發展,這里已變成總占地8萬余平方米的廚房設備加工園區,年產值達6億元。 “雖然環保、安全壓力越來越大,但生產更加規范,大家干起活來也更有勁頭。”日前,山東匯德廚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榮建一邊抽查產品質量一邊向記者介紹,如今,在朱臺,無論是政府還是老百姓對于廚房設備生產這一行當都更有信心了。 以前,臨淄區朱臺鎮的工業“底片”是兩個字,一個字是“老”,傳統化工老工業基地,化工產業占據全鎮工業“大半壁江山”;一個字是“高”,高能耗、高污染、高危險,環境保護壓力大,安全生產形勢嚴峻。 “前些年,朱臺全鎮化工企業最多時有一百五六十家,產值占全鎮GDP80%以上,有的村里三四十戶在搞化工。”朱臺鎮黨委書記孫守強說,全鎮當時一度“村村冒煙、戶戶煉油”。 隨著生態環境壓力加劇,臨淄區開展了化工行業綜合整治,朱臺這個化工重鎮化工企業僅剩5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0余家,年產值約20億元。 朱臺鎮黨委政府在關停土小化工企業的同時,積極作為,破舊立新,倒逼傳統的涉氯化工、石油樹脂等企業向精細化工轉型,同時大力發展裝飾紙、不銹鋼廚具等特色新興產業。 走進臨淄區朱臺鎮王營村,村口鮮有人影。“家家戶戶都在忙廚具生意。”村支書常繼鋒說道。王營村往北約3公里就是濱州市博興縣興福鎮,這個鎮是全國的“廚都”。早年朱臺鎮很多村民給興福鎮的多家廚具廠跑業務,學技術,后來有些人回鄉利用家庭作坊開了廚具廠。在“領頭羊”的帶領下,朱臺鎮王營村、房家村、建立村家家戶戶生產起了商用廚房設備。然而,隨著國家環保標準的日益嚴格,就在去年,隨著環保督察的浪潮,朱臺廚具產業迎來“生死劫”。 鎮黨委決定,迅速對全行業統一整改提升,并規劃建設了2000多畝的廚房設備產業園區,成立廚具行業協會,整合相關企業,促進企業抱團集群發展。全鎮620余家業戶逐步向廚房設備產業園集中,實現由分散到集中、由小作坊到工廠化生產的轉變。 好的經濟效益得益于朱臺鎮打造的廚具產業電商服務中心,依托該中心,朱臺探索推行廚具“產銷分離”的運營模式,實現訂單—生產—銷售的良性循環,今年1月投入運營,預計年銷售額可達5億元。 朱臺廚具產業動能轉換過程中,注重發揮人才、技術的作用,龍頭企業紛紛成立研發團隊,設置研究室、實驗室等,并積極與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致力于新品研發。目前,行業企業產品已擁有設計專利90余項。 目前,朱臺鎮圍繞廚具產業的從業人員已達6000余人,還吸引了山西、湖北、江西等外省市勞動力600余人。2017年,全鎮年產各類廚具3000萬件、上千個品種,年產值達25億元,鎮域GDP占比達31.2%,超過傳統化工產業。
關鍵字標籤:廚具翻修推薦
|